現在很多電源插頭都是三孔插座,但有些舊公寓的插座卻又是兩孔插座,這兩種有差嗎? 事實上這兩種都可以用,差別就在於安全性。
三孔插座-較安全
如下圖,三孔插座分別是火線(短)/中性線(長)/地線(圓),電流會經由火線流經電器作功然後再由中性線回流,正常情況下地線不會有電流,若地線有電流表示有漏電,但由於漏電流走在地線裡面,人體若誤觸漏電處則不會觸電,人體是安全的。
而兩孔插座則沒有圓形的地線,只有火線與中性線,因此若發生漏電,漏電流只能由觸碰的那位倒楣鬼的身體流向大地,這就是觸電,所以兩孔三孔都可以用,但三孔插座較安全。

中性線與地線
如果你測量過中性線與地線之間的電壓,你會發現它逼近0V,於是你開始懷疑中性線與地線到底是不是同一回事。中性線等於地線嗎? 中性線可以跟地線短路嗎? 相信很多人有這種困擾。
簡單回答的話,中性線並非地線,中性線是正常電流的回流路徑,地線是給漏電發生時漏電流回流的路徑。將中性線接地只是單純為了將中性線的電壓定為與大地相同,而地線是從埋在土裡的銅棒銅板接出來的,所以它能代表大地的電位,同時也定義為0V。既然中性線並非地線,那麼已經接地的中性線,在電工法規內有個撓口的名詞,叫做”被接地線”。關於中性線的說明請看這篇中性線-它不是地線-別再誤會它了。
配電系統
為了瞭解這些看來都差不多的中性線與地線,我們必須把視野從家裡的插頭,擴大到戶外的變壓器,相信這樣的觀察格局會有所不同。請看下圖,家裡的電箱是圖中的C處,所以D處插座的三條線會是+110V/N(中性)/G(地),當然也會有另一組插座是-110V/N(中性)/G(地),這裡110V是方均根RMS值,正負號只是用來說明兩條火線彼此互為反相而已。
D處插座的N與G不可以短接,這會讓漏電斷路器ELCB誤動作,而C處住戶電盤的N與G也不要短接,這會讓總電箱B與住戶電箱C之間的地線變成第二條中性線,也就是說B、C之間的地線會變成有電流,這樣與地線的定義不同,正常的工作的地線不能有電流。將來若在總電箱要查總漏電流,在N、G短接的情況下,就會看到地線竟然有電流通過,若路徑上有阻抗造成壓差,就變成地線會電人。
雖然我不知道是否真有人會查總漏電流,但如果你發現地線上有異於常規的漏電流,為了安全你應該會想了解到底是哪一戶漏電還是有人不小心短接了N、G。只是一般我們不會自己執行這種測量任務,畢竟社區總電箱電流很大有點危險,都是外包機電廠商處理。

中性線在電線杆與總電箱已經接地
中性線主要是提供電流的回流路徑,讓電流形成迴路驅動負載,它是供電迴路的一部份,中性線接地純粹是要將它的電壓定為0V而已,所以中性線並非地線,雖然它是0V,但它是有電流的喔。
從變壓器的A點開始看起,電線杆上的變壓器二次側的N相會先接地一次(G1),確保N相的電位是0V,這裡的接地稱為系統接地。電線(這段又稱進屋線)到了大樓的總電箱B點,會再接地一次(G2),通常是社區的總電箱。至於為何還需要在接一次,因為戶外的電線杆接地可能銹蝕或鬆脫,雖然戶外施工的責任在電力公司,但為了安全考量,在大樓總電箱處還是再接地一次會妥當一些,而且這裡的責任就落在住戶身上了,以輸配電來說接地是多多益善的,稱為多重接地。若是一般老舊公寓則不會有總電箱,它的中性線接地只能靠戶外的變壓器做N相接地。
三孔插座-第三孔接地-防止觸電
插座的第三孔是地線,若設備發生漏電可以將漏電流導入大地,一般較重視安全的設備,都會將金屬外殼與第三孔連接。把金屬機殼接地的動作稱為設備接地(如上圖E點),關於接地請參考這篇接地-系統接地與設備接地-避免工安意外。
一般來說這條接地線是不會有電流的,若設備接地的導線上有電流,那表示負載內部的某個地方與機殼短路short了(俗稱漏電,如上圖Motor右方紅點處),而這條設備接地線的作用就是將短路的故障電流S導入大地,而且電壓與大地相同,機殼右方的人員就不會觸電了。
住戶端N與G不要短接
到了住戶端D點,N與G就不要再相接了,否則漏電斷路器(ELCB)會有誤動作的情況。正常情況之下,C點的input(火線)與output(中性線)電流是相等的,因此相加為零。若負載的電壓有誤觸機殼的情況,部分電流變會從機殼流向大地,C點的input與output電流相加不等於零。
ELCB便是根據這兩者的電流是否出現差異來決定是否跳脫,若N與G在住戶端的D點短接了,原本要走N相回去的電流,會有部分電流從地線走回去,N相的電流就變少了,火線與中性線的電流一旦發生差異,總磁場就不為零,ELCB於是跳脫。
一個經常跳脫的ELCB(因N與G短接),可能會被不明就裡的住戶嫌棄,遭遇被移除的下場,結果就是住戶永遠無法知道自己家裡是否有東西漏電,將來發生意外的機率就提高了。
有人說根據 用戶用電設備裝置規則第24條(原屋內線路裝置規則/俗稱電工法規),屋內的中性線需要在這裡與地線再接一次,怎麼跟我說的N、G不能短接不一樣,為了說明這件事情,法規24條我先摘要如下:
第 24 條
接地方式應符合左列規定之一:
一、設備接地:高低壓用電設備非帶電金屬部分之接地。
二、內線系統接地:屋內線路屬於被接地一線之再行接地。
三、低壓電源系統接地:配電變壓器之二次側低壓線或中性線之接地。
四、設備與系統共同接地:內線系統接地與設備接地共用一接地線或同一接地電極。
然後我們再來看看這個法規的歷史沿革,它是民國41年(西元1952年)頒布的,若各位查一下它的修正條文,你會發現從來沒有針對第24條做過任何修改,這個意思是說我們現在用的條文是民國41年的條文。
民國41年當時沒有摩天大樓,基本上馬路旁的電線杆變壓器(俗稱電桶)一個就能支應好幾戶的用電,不需要甚麼社區總電箱,當時還是公寓矮房眷村的時代也沒有幾百戶的大型社區,因此這個條文在當時是適用的。也就是依當時的情況,你家裡的電箱確實是需要把中性線接地的,但我想當時大多數人也不知道接地這種事情,只有少數專業人員知道要將屋內的中性線接地,於是這樣的作法與習慣就一直沿用至今。
但隨著時間推進物換星移,現代住宅的大型社區多了,人們對於安全的要求也增加了,於是在住戶與台電輸電線之間多了一個社區的總電箱,那這樣就衍生了一個問題,到底是社區總電箱要N、G相接? 還是住戶自己的電箱要N、G相接?
根據以前的施工習慣,當然就是把住戶的電箱也N、G相接了,那你說這樣接能不能用? 可以用,而且可能一輩子都沒出事,只是萬一有漏電,無法確定漏電流在社區系統內行走的路徑,所以這樣很難找到問題點。
另外,在大型社區的住戶端將N、G短接還有個好處,就是施工人員將來比較不會有把柄給人說嘴,因為完全遵照法規,而且以前的施工方式一樣、也跟同業一樣,即便出了狀況也比較不會被放大檢視,說是因為你N、G沒接才導致如何如何。
那你說法規為何不修改? 這就要問問我們的立委了,或許已經有針對接地的修正案提出,只是可能一直卡很久…你知道每年立法院都會演出”挑燈夜戰”的戲碼。
阿信助教你好
我想對於文章的內容進行幾個提問
1.請問在【用戶用電設備裝置規則第24條:二、內線系統接地:屋內線路屬於被接地一線之再行接地。】的意思是需要在C處打接地銅棒後再連接C處的N銅排嗎?
2.如果是,對於我目前居住舊公寓來說,進到C處的線路就只有3條,分別為L1、L2、N,這樣是否違反法規?
3.對於這公寓來說,如果將2孔插座換成3孔插座後,在插座內新增G線,並在C處與N短接,這樣就能達到有效接地避免觸電嗎?
以上提問還請助教多多指教
謝謝
補充第2點,對於我目前居住舊公寓來說,進到C處的線路就只有3條,分別為L1、L2、N,N在C處沒有接地,這樣是否違反法規?
這兩天讀了阿信助教的好幾篇文章,受益良多,感謝您!
不過,我也參考了不少 Youtube 影片,有段 The Engineering Mindset 的影片說,一個普遍的錯誤觀念認為「用戶房子外的接地銅柱是用來導掉電器用品漏電時傳到地線上的漏電流用的」,但其實這個銅柱是用來釋放靜電及高電壓例如閃電等用的,引用:”This rod is not used for ground fault. It’s purpose is to dissipate static electricity and external high voltages like the lightning strikes.” 詳情請看:
https://youtu.be/P-W42tk-fWc?t=550
感謝你的影片, 我要把這個觀念加到文章裏面去
阿信助教午安 請問如何測量地線跟中性線之間的電阻? 我記得曾經在您的某篇文中提到:您測量住戶中性線跟地線之間的電阻. 這樣測是否會有電表燒壞的可能? 謝謝.
測量中性線與地線之間的電阻, 若要認真弄起來其實滿複雜的, 因為全部都是online不能斷電
我那時是比較隨意的測量, 只用電表的歐姆檔位橫跨兩者 就當作是中性線與地線之間的電阻了, 就參考用, 誤差可能會很大
這樣測不會燒壞電錶, 因為兩者是接在一起的, 電壓不會差太多
除非你測量的兩個點 電壓差太大 就有可能燒掉
謝謝指教
謝謝您,另外再請問一下
如何檢測中性線和地線接錯呢?
市售的檢測器,好像都沒有這一個功能~~
檢測不出來
這只能自己拆開插座盒,眼睛看綠色線有沒有插對地方最準
電子電氣材料行或大型五金行有售CIRCUIT TESTER,專門檢測插座110V-125V,AC交流電,直接插在已完成接線的插座,有3個燈號,可直接判讀6種狀況,很實用,1.地線沒接,2.中性線沒接,3.火線沒接,4.火線接地線接反,5.火線中性線接反,6.接線正確
售價300元上下
它測不出 中性線與地線 接反
另外請問一下,如果中性線和地線兩個接相反了,會有什麼情況?
這樣的話
電流回去路徑改走地線, 電器依然可以用
但是萬一地線斷了, 電器的金屬外殼就會電人
請問就老舊透天厝而言,等於樓主圖表上ABCD沒有B,但是C住戶電盤N相和G銅牌接在一起。可是,樓主又說了D就不需要N相和G銅牌接在一起。
我的疑問是老舊透天厝而言CD等於沒有距離,也許只有一公尺而已吧。這要如何解讀呢???
單就電路而言, N、G要在哪裡相接 其實沒差, 電器都會動, 不會影響供電
但就實務來說, C是家裡的電箱, D是家裡的插座
C與D不管遠近, 它總是有一條線在牆壁內, 也許是水泥牆 也許是木板牆, 有時還會彎過銳利的金屬毛邊
我們要留意的 就是C、D之間的電線 是否會過熱、漏電而燒起來
所以D點不能NG相接, 就是要讓C點的漏電斷路器正常工作
裝置在C點的漏電斷路器(ELCB)最好畫在圖裡面。搭配您的下列敘述比較順暢:
『漏電斷路器(ELCB),其C點的input與output電流相加不等於零。
ELCB便是根據這兩者的電流是否出現差異來決定是否跳脫,若N與G在住戶端的D點短接了,原本要走N相回去的電流,會有部分電流從地線走回去,N相的電流就變少了,火線與中性線的電流一旦發生差異,ELCB於是跳脫。』
感謝你的建議, 我來改一下
1、請問一個迴路流出的電流會等於流回去的電流,但是若有設備漏電情形發生,有部份的電導入地線,流出和流回的電流就不相等了。是不是電源端的接地線有等量的漏電電流補充回去?
2、請問社區總電盤已有設系共地,住戶電盤就不需要N相和G銅牌接在一起;你前文有提到若接在一起,萬一其它戶漏電會灌進來,為啥麼?
資歷尚淺的水電工留
1. 是的, 就電源端來說出去會等於回來的, 只是回來的電流分為 從負載與大地 兩路回來, 大地那裏過來的電流就是漏電流
2. 抱歉, 這應該是筆誤, 原本是要說: 只有一戶乖乖打地棒接地的話, 那等於所有的漏電流會全部走這個路徑 , 但是它原本的上下文似乎不知被我移到哪去了, 我先刪掉好了。
感謝樓主分享電知識,有問題想請教。
今早突然發現平常使用的電腦主機喇叭發出很大的雜訊嗡聲。即便斷電,用手碰上去機殼一樣會有嗡聲。猜想跟漏電雜訊有關? 但已經正常使用一陣子,應不會突然今天才有接地問題,重新量測房間插孔電壓。發現常用的牆上插座水線對”假第三孔”皆有25v?住處為老建築,插座只有水火兩線,只是換成三孔壁插。另有一個壁插水對假地孔相對正常,只有2v. 請問這是啥情況QQ
隔空抓藥可能不太準, 你參考看看
如你所說 用了一陣子 不會突然接地有問題, 而且你的建築應該是沒有地線
我推測 是你的音源路徑上的GND斷了
也許是線外圈的shielding 斷了, 或是 音源插頭 的GND環 與 插座的GND 接觸不良, 甚至裡面電路板的GND線斷了
至於你說的對地第三孔電壓, 我沒法給答案, 你知道那本來就空空的, 測量電壓意義也不大
小弟初學者,問幾個白癡問題,請不要見諒
請教一下,一般用三用電表量火線跟中性線測得電壓為110V,可是我用三用電表量火線跟地板為甚麼測不出電壓??火線->三用電表->中性線是一個迴路,那火線->三用電表->地板(大地電壓=0V)不也是一個迴路嗎?假設我右手碰110V火線,左手碰中性線這樣會觸電,那我右手碰110V,就算沒碰中性線,光著腳也會經由大地構成一個迴路,所以理論上應該要測的到電壓不是嗎?還是我想錯了
你思考的邏輯完全沒錯, 問題出在電表探針與地板 你是如何將他們接在一起的, 因為地板不是金屬, 無法直接用探針接觸
請參考這個影片你應該就懂了
https://youtu.be/apwXcJ1LLuo
理論上是對的,可能是你的電表檔位錯誤,如果是類比的是會有反應,這只是測試是否為火線,並不能量到可以參考的電壓
我是測量插座的 N孔 與 E孔 的電位差, 並非測量與實際大地之間的電位差
如您所說, 無法真正拿大地來當作0V參考
所以才需要打接地棒 “盡量” 接近大地的0V
受益良多
很困擾一件事,家裡配電盤的接地線照理應該是無電流的,但關總開關後用勾表量卻是有0.07A的電流,這樣的話這接地線是能用嗎??
只要確認地線是真的有接地 就可以接
但…這真是太神奇了
關掉總開關竟然還有漏電流
我目前也想不出是甚麼原因
看網路有一種說法,接地線有電流就不能用,像我家約民國85年的華廈大樓,入戶接地線是與N線接在同一銅排,家裡都是2孔插座,如果想要另接接地就要在家裡配電盤短接N線,所有接地線都要從此銅排接,並把有電流的接地線排除掉,很複雜的說法,到底能不能用這線都搞不清了.
理論是理論,您知道接地的作用嗎,是將中性線設為0V,但為什麼要很多地方都接地呢?因為每個地方的”接地”事實上都沒有一個確切的值,所以將中性線接地本身就會構成迴路
你講的 ”接地”事實上都沒有一個確切的值, 是因為每個地方的地電阻不同造成的. 若中性線會與大地變成迴路, 表示有漏電, 一般以系統接地來說就是拿來定義0V, 以設備接地來說, 就是作為排除故障電流使用.
你好:
一直不是很清楚中性線和地線的差異,經過此圖文並茂的說明,終於恍然大悟。但有一點再請教:
文中提及住戶端N與G(D處)不要再短接以免漏電斷路器無法作動,但在總電箱B處N與G已是短接共點,難道在B處的短接不影響漏電斷路器的功能?
是,在B處短接不影響漏電斷路器
因為家用漏電斷路器是裝在C處, 原理是比較火線與中性線是否有電流差
你的電器好歹一定是火線來 中性線回
除非漏電斷路器裝在A, B之間
這樣B處短接才會有影響
但應該沒人這樣接吧
不好意思,你這種說法我有一個疑問,以110v舉例的話,漏電斷路器電源側應該是單獨一條火線跟一條N相為電源,可是我們配電盤的N-G共地已經在漏電斷路器電源端之前了,而漏電斷路器的作動方式應該是透過裡面的零相比流計來偵測流出及流入的電流做比較,所以作動點應該在斷路器之後,而不是電源端之前,照道理說的話除了設備本身絕緣變差有漏電之外,應該不會像你所說的會因爲N-G共地的接法而導至部份電流會從地線跑回去造成漏電斷路器本身的誤動作才對⋯⋯還是我有遺漏到哪部份沒思考到的地方?
感謝您的提問
我仔細看了我的用字, 是我寫得不清楚
我會在把C與D處的說明再定義得更清楚些
回答您的問題
你說的沒錯
如果斷路器之前短接 C處, 確實不會讓它啟動
我指的”會誤動作”是D處, 不要短接, 我應該把D處定義為插座處, 避免混淆
至於C處 不要短接 純粹是功能定義考量
C處如果短接,等於就是N線(變成兩條N)
G上面會有電流, 正常來說不能有電流, 或是電流要很小很小
將來要查總漏電流 就無法查
雖然我不確定是否有人會在總電箱檢查這種項目
但我認為總漏電流是個安全性的參考指標
你如果是指插座處的N-G短接,確實有可能會使部份電流經由地線跑回去而造成漏電斷路器誤動作沒錯,只是實務上應該沒有人會這樣接,我也還不曾遇到過這種做法,大部分的做法都是從盤內N與G的接點銅排分別跑N相迴路與接地線到插座端的,盤內的N-G接點銅排是否需要短接好像也沒有ㄧ個正確的做法,只是法規有所規定而已,接不接好像都沒什麼分別,只是我有一個想法不知道正不正確,我再猜想法規規定N-G必須短接的用途除了使中性線更貼近0電位之外,有沒有可能另外一個原因是為了當我們用電的設備因不明原因產生漏電時,可以經由接地的線路回到N相使它產生極大的故障電流,而迫使盤內的NFB能夠在第一時間跳脫⋯
你好,我不懂電工方面的事情,但剛好家裡要裝修,所以GOOGLE搜尋時發現您的文章很有益處,所以有電方面的問題請想請教。
住家大樓是七層樓高(民國84年左右完工),家戶的電箱中配有漏電斷路器(ELCB),可以解釋成這棟大樓是有設計接地的嗎?
另外,現在由於網購發達,有想購買一些大陸的廚房電器,所以找水電人員將110V的插座更換成大陸的220V插座,這樣可行嗎? 有沒有甚麼要注意的地方呢?
1. 有ELCB不代表電箱有接地, 電箱內要看到有地線銅排才叫做有接地
2. 110V插座 要改220V, 可以改也可以用, 只是最好能有地線使用上才會安全, 就跟台灣的冷氣一樣, 不然你就要祈禱它永遠不會漏電
所以一般家用單相三線式的用電,因為就公寓沒有總配電盤上來的地線,可以從家中的配電盤的中性線額外拉出綠色的線當地線嗎?
是的
從總電盤拉綠色地線, 要多花錢, 當時又沒有法規硬性規定
所以舊公寓都是兩孔 沒有地線
不行拉~中性線當地線用~臺電單相三線紅黑白,白色絕對不可以接地線(綠色),應該要請水電工買一條銅棒,找個有泥土的地方打下去至地球(牆壁,柏油路都不算),這樣才可以有接地線,若是你拉臺電的中性線(白色)當接地線,當漏電時,你只會看到聽到啪啪啪啪啪好多煙跟火花,為什麼呢?因為臺電火線跟中性線是一個迴路~這樣說~夠清潔了吧~看看你家的總開關裡是否有接錯。
是這樣沒錯, 感謝補充
1.中性線不能當接地線用,但公寓住戶配電盤中另拉一條後端獨立綠色接地線供設備接地用並於盤處NG短接,稱TNCS系統是可行的
2.不建議另打銅棒接地, 獨立設備接地和系統地間仍有電阻,漏電電流小反而危險
感謝您的留言
TNCS接法我建議是在總盤做
之後到各戶就保持分開
這點台灣法律並沒有強制規定, 所以在法律上無法論對錯
但我自己並不認為子盤的N,G需要再次短接
理由是 總盤 與 子盤 N、G都相接的話
回去的電流會走兩個路徑N與G
這樣變成有些問題
電流在地線上亂竄,會形成磁場干擾
這在工廠的生產線較容易見到
這不單是我個人這樣認為
美國官方的National Electrical Code針對各種狀況
定義了一系列的錯誤碼 Error code
有間公司mikeholt把這些code依照各種case羅列了出來
做成文件當作商品販賣
剛好它其中的sample文件有寫到這個情況
所以可以免錢看到
請看page 9的Figure 250-27
https://www.mikeholt.com/instructor2/img/product/pdf/17NCT2-1475-sample.pdf
mikeholt的論壇上也有針對main and sub panel該怎麼bonding做討論
請看下面連結的第三個留言
https://www.mikeholt.com/forum/Forum1/HTML/003455.html
至於打地棒與N相接
如你所說 這會和系統接地中間有電阻
只是電阻大或小的問題而已
如果硬要做就一定要到位
就算有50ohm的電阻 也比沒有好
阿信助教跟先進們大家好.
水電兄提出中性線當地線用,若遇到漏電,會劈哩啪啦冒煙.這是沒錯.
但是考慮以下狀況:
若某個用戶插座的地線孔是有作用的,(也就是此地線插孔,有接到大樓的總電表中性線再接地).若此用戶設備漏電到外殼,則電流也是流到總表的中性線,也是會劈哩啪啦冒煙(冒煙部會可能在自家也可能在總表).我這樣說對嗎?
希望指教我.先說感謝!
1. 中性線當地線用, 若接地電線太細, 遇上剛好110V直接漏電, 接地線才會冒煙, 接地接頭沒拴緊的地方才會劈哩啪啦響
若是有電阻性的物質短路接觸導致漏電, 則電流不至於引起冒煙,也不會有火花,但仍有致命危險
2. 某個用戶插座的地線孔有作用, 則設備電源短路漏電時, 照理來說住戶的地線會先冒煙, 因為通常幹線的地線會比較粗, 容量大, 不太可能先燒幹線
為了怕地線燒掉, 所以有加裝地線 通常要配個漏電斷路器, 才不會把地線燒了, 也能保護安全. 若地線燒斷了, 電器就會電人了
阿信助教您好
您的回答我大概都了解.我會記於記事簿內.
1.若無地線,且中性線有接外殼,遇到110V直接漏電到設備外殼,電線會冒煙.很危險.可能火災.
2.若無地線,且中性線有接外殼,遇到110V經過阻抗之後才漏電到設備外殼.危險.可能會電人.
3.若無地線,且中性線不接外殼,遇到110V直接漏電到設備外殼.危險,會電人.
4.若無地線,且中性線不接外殼,遇到110V經過阻抗之後才漏電到設備外殼.危險.會電人.
看起來(1跟2)比(3跟4)還糟糕.尤其是1.裡面的冒煙.所以無地線的住戶不建議用中性線當地線.
我這樣說還OK嗎?
敬請指教 先說晚安
抱歉, 恕我直言, 你講的不OK
我知道你想針對危險性排名
但你的敘述在根本上就有問題, 所以我就不回應你寫的4點
而是回應下面3點
a. 中性線永遠不能接外殼, 地線才能接外殼
b. 住戶的地線 是利用搭接在中性線來排掉 漏電的電流, 它雖然搭接在中性線上, 但它叫做地線 不叫中性線
名詞沒有弄對, 後面就會很亂, 所以我很堅持用詞正確
c. 有漏電, 電線不見得會冒煙, 要電流超過電線容量才會冒煙, 所以我特別寫了地線太細才會冒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