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軸電纜線的 電纜長度 該怎麼測量呢? 方法很多,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用尺量,但一支捲尺頂多6公尺,如果有一綑號稱305公尺長的Cable需要你來確認它的長度,那該怎麼做呢? 總不能全部抽出來分段測量吧,這時候就可以利用電波的特性來做量測,甚麼意思呢? 看下去就知道。
用電波測量 電纜長度
電波在真空的速度跟光速一樣快,但它在同軸電纜的介質中速度會比在真空中慢一些,即便如此還是比高鐵快上好幾個零,既然有速度那就表示電波進出Cable的時候會有時間差,如果電波的速度是已知,我們就可以利用這個時間差來計算電纜長度,時間差越久,電纜線越長,這應該不難理解。
講都很容易,那實際上該怎麼接線呢? 請看下圖,我們需要一台任意波形產生器和示波器,分別在下圖的左邊與右邊,所以我會產生一個訊號從左邊的訊號產生器出發,沿著Cable走到我手上的轉接頭,這是一個T型的BNC接頭,共有三個端子一公二母,照片中轉接頭左邊的母頭用來接收進來的訊號;上方的公頭待會要用來接示波器,這樣才能觀察時間差,最後右手邊的母頭,則要用來接待測物,也就是照片中間的那一綑線,這是15公尺的75Ω同軸電纜。
咦! 助教你是不是漏了甚麼東西? 剛才不是講要讓電波進出電纜線才能測量時間差,但剛才的量測環境介紹只有讓電波進入電纜耶,那電波從另一端出來的話,是要接哪裡? 答案是: 甚麼也不用接,放著就好。因為當電波走到電纜末端的時候,如果遇到空接,它會自己反射回來,我們只要在電纜線的輸入端等著它回來就好,示波器一定都看得到。
那為何不把電纜線的末端也接進示波器呢? 主要是並不是每一綑線你都可以找得到線尾,如果它是一綑305公尺的線,而它的線尾又沒拉出來,當下你只會有一端能使用,所以這有實務上的考量。
當然,如果你想要把電纜線的另一端接進示波器也行,只不過需要打開示波器的另一個Channel而已,我個人比較喜歡放同一個Channel,比較省事。
電波反射
講到電波的反射就一定要先科普一下阻抗匹配這件事情,如果有個電波在75Ω的電纜中行進,當它遇到50Ω的電纜線時,由於阻抗不同,所以電波會在交界處產生反射,反射的情況會隨著兩邊的阻抗大小而有不同。若電波遇到比目前阻抗較高的介質,反射波會同相的走回來,部分能量仍會穿透到另一邊的介質;若電波遇到比目前阻抗較低的介質,也就是目前的例子,反射波則會反相的走回來,其餘能量一樣會穿透到另一邊。我知道看文字很難懂,所以下面我們就用幾個極端的例子看圖說明。
開路Open反射
假如75Ω電纜線的另一頭是空接Open如下圖,那麼阻抗自然是無窮大了,這時全部的能量都會反射,沒有任何能量進入到空氣中,所以入射與反射的電壓振福一樣大,而且是同相的反射回來,也就是同相的全反射如下圖。但如果右邊的阻抗不是無窮大而是100Ω,但仍比左邊的75Ω大,那麼反射波依舊會是同相,只是振幅會小一些,因為有部分的波會進入100Ω的介質。所以你大概可以想像,開路其實可以當作將阻抗拉高到無窮大的情況,波的反射行為就較能預測。
短路Short反射
如果75Ω電纜的另一端我們故意將它短路,那另一端的阻抗就為零,所有的能量都會反射,也沒有任何能量傳送到空氣中,所以入射波與反射波的振幅會一樣大,只不過反射波是以反相的方式走回來,也就是反相的全反射如下圖。若電纜另一頭不是短路,而是接了一個50Ω的電纜,雖然阻抗比短路大,但仍比左邊的75Ω小,所以波會反相的走回來,只不過振幅會小一些,因為有些能量會穿透到50Ω這邊來。所以你也可以想像,短路其實可以視為將阻抗變小到趨近於零的情況。
阻抗匹配Load無反射
如果75Ω電纜線的另一端,我們接上一個75Ω的終端電阻,或著接了一個75Ω的電纜,那麼就完全不會有反射波,因為兩邊的阻抗一樣,稱為阻抗匹配,如果接的是電纜線波就是繼續走下去,不會有反射,因為環境完全一樣。但如果接的是終端電阻,對發射端來說由於終端阻抗一樣它看不到反射,對空氣來說能量也沒有散億出去,電波看起來有繼續走下去,但實際上卻沒有走出來,那能量去哪裡了? 因為能量已經被電阻吃掉或說消耗掉轉為熱能,以發射端的角度來看,你可以想像波就像仍在電纜線內繼續傳輸一樣,所以不會有反射,其實早就被耗掉了。
設定訊號產生器
那脈衝訊號該設定成甚麼樣子呢? 基本上就是以最窄的脈衝波Pulse為原則,有提供Pulse訊號的機器都會有波寬Width的設定選項,只要將它調到最小就好,例如8ns。像我這台訊號產生器,它只有提供方波訊號,那就要調整Duty cycle,也就是高準位佔整個周期的比例,像我目前就是設定Duty cycle=0.001%,頻率是1kHz,所以波寬就會有10ns。
這樣的波看起來是甚麼樣子呢? 我把T型BNC轉接頭接上示波器之後,各位就可以看到一個尖尖的像是高斯函數波的東西如下圖,咦! 它不是應該要是一個很窄的方波嗎? 且聽我道來,如果波寬設定很寬的時候,它看起來就會真的是個方波,但由於方波的頭尾在準位變換的時候,都需要爬升時間與下降時間,而這個時間是固定的,平常在波寬很寬的時候看不出來,只覺得它是瞬間爬升,不愧是方波,但其實它還是得爬升,這畢竟是現實世界,沒有瞬間彈跳這種事情,只有當波寬很窄的時候,你才會很明顯地看到準位正在爬升與下降,也就是你現在看到的樣子。
附帶一提,如果準位爬升與下降靠到最近,而且又能維持最高點,這個時候就是儀器的極限了,你會發現無法繼續縮短波寬,因為如果繼續縮短的話,就會變成還沒來得及爬升就開始下降了,所以整個呈現的振幅會急遽減少,這部分對外表現出來的就是頻率響應,也就是當頻率增加到某個程度,儀器的輸出就會開始衰減,製造商必須避免使用者用到這個範圍。
電纜線實測
終於要來到實測的階段了,我直接把15公尺的電纜接上BNC轉接頭,示波器螢幕上馬上就出現波形了,你可以看到螢幕上有兩根脈衝波,左邊的脈衝波就是入射波,準位比較高,它在進入電纜線的同時,第一個被示波器偵測到。當脈衝波進入電纜到達尾端時會產生反射,於是就又回到入口處並且又被示波器偵測到,所以你會看到隔沒多久右邊也出現一個脈衝波。
那麼這兩個脈衝波之間的時間差是多少呢? 這時就需要使用示波器的游標Cursor功能,它可以讓我們標示出兩個波峰的位置,並且計算彼此的時間差。以我這個例子來說,時間差Δx=125ns,這指的是電波在電纜線內來回一趟的時間,基本上有了這個資訊之後,你就可以計算出其它同型號的電纜長度了。
例如有一條150公尺長的同型電纜線,那麼它的電波往返時間差就會是1250ns,你只要觀察它的時間比例,就可以推算電纜長度了,這種方式的長度測量就是所謂的TDR(Time domain Reflectometer),這樣各位就知道測量電纜線長度的原理囉,你也可以利用這個原理觀察電纜線的阻抗。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注意到,在反射波的右邊等距離的地方還有一個小小的反相波,這是甚麼呢? 這是一個觀念題,我打算讓各位自己思考,因為那個講下去又是另一篇文章了,為了節省篇幅,我只給各位一個提示,從訊號產生器到示波器這段的電纜線阻抗是50Ω,剩下的給各位自己想。
短路測試
前面在科普的時候有提到,當電纜線的另一端發生短路時,波會反相反射,應該很多人有聽過沒看過,我在這裡就實際測試給各位看。我用一個螺絲起子將隔離層與中心導線短路,示波器上的反射波馬上就折下來如下圖,你會發現即便反射波往下折了,它和入射波之間的時間差仍然是一樣的,因為電纜線的長度沒變。
故障距離偵測
既然電纜線的長度可以利用電波反射而計算出來,那如果電纜線裡面的銅線有斷裂,是否也會因為斷裂處的阻抗不連續,讓電波反射產生定位故障發生處的效果呢? 答案是可以的,這個功能稱為DTF(Distance to Fault)。
若要讓定位的效果越精準,所使用的訊號產生器頻寬就要越大,波寬才能越窄。一般的任意波形產生器的脈衝波,波寬到了8ns甚至4ns已經算很厲害了,如果要定位到非常細緻,甚至要以cm為單位,你就不能用時域的任意波形產生器了,這時你就要用網路分析儀,而且是有TDR功能的網路分析儀,通常TDR和DTF會同時存在,因為它們使用的原理相同。
網路分析儀裡面的DTF,是把頻域的測量結果,透過反傅立葉轉換轉將頻域資訊為時域資訊,再參考已知線材的相關係數,就能得知故障點的位置,網路分析儀的頻率越高,定位的解析度也越高,有些分析儀的頻率甚至可以達到50GHz。
電波的速度
根據這次的實驗,既然都已經知道電波在15公尺的電纜線內,反射來回一趟的時間是125ns,那麼波在電纜內的速度應該是多少呢? 我們就順便來算一下,要記得喔! 電波的行走距離要乘以2,因為是來回一趟。
\(Speed=\frac{ 15m\times 2 }{125ns}=2.4\times 10^{8}\; m/s\)
如果光速以\( 3\times 10^{8}\; m/s \)來算的話,電波在電纜線中的速度大約是在空氣中的80%,雖然跟光速比起來有慢了兩成,但還是相當快了,就給大家看看電波的特性其實也很好應用的。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