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滑鼠滾輪是否有出現倒捲甚至定格的狀況呢? 如果有的話,這篇應該可以幫到你,因為現在的滑鼠大都使用機械式的編碼器,時間久了就會接觸不良,所以就必須要更換裡面的滾輪編碼器。有網友提供一個不需換編碼器的方法,就是滴酒精進去轉一轉就好了,但我個人是喜歡換一顆新的編碼器,想用哪一種方法大家可以自己選擇。
拆開滑鼠
拆滑鼠其實不是太大的問題,滑鼠底部一定有螺絲可以讓你轉下來,只是這些螺絲通常會藏在墊片背後,或是標籤貼紙背後,你可能需要把這些墊片或標籤撕下來之後,才能拆開滑鼠。螺絲卸完之後別硬拔外殼,要輕輕的前後移動,看有沒有機會讓外殼輕鬆打開來,因為通常在滑鼠前端會有卡榫,可能是往前鉤或往後鉤,如果硬拔硬扳,可能會將卡榫弄壞。
拆開上蓋之後的滑鼠如下圖,手指的地方就是編碼器,也就是這次要更換的主角,滑鼠的滾輪就是插在這個編碼器上面,編碼器中間有個六角形的洞,滑鼠滾輪的軸承也做成六角形,所以插進去剛剛好。

光把上蓋拆開還不夠,還需要把電路板拿起來才能焊接換零件,這個電路板與機身之間有個小機關如下圖,在電路板的側面有個卡榫鉤住,必須用手把卡榫壓一下之後,電路板才能順利取下來。

編碼器規格
既然要換編碼器,那就得知道編碼器的規格,粗略來說編碼器的規格只有一個,就是高度,也就是從電路板表面到六角形孔洞軸心的距離。你可以先把編碼器拆下來之後用尺量,但在還沒知道規格之前你就把編碼器拆下來,這樣你就沒有滑鼠滾輪可以用了,所以我通常是用游標尺來測量,因為游標尺比較細小,可以伸進狹窄的電路板測量編碼器高度,如下圖。

實測的結果我這個編碼器的高度是10.86mm如下圖,一般公規的尺寸是整數釐米,所以規格是11mm,所以接著就要去買11mm的滑鼠編碼器來換就行了。

更換編碼器
買來的編碼器如下圖又邊,軸心高度相同,訊號針腳也一樣是三隻腳,但要注意的是為了固定住編碼器,它的左右兩邊通常會有鐵殼接腳,寬寬的接腳讓你可以將編碼器牢牢的焊在電路板上,所以它總共有五隻腳要銲接。

零件的焊接永遠是最容易的事情,在維修電路版的時候,真正吃力的是解焊,編碼器中間三根腳是直的,非常容易搞定,但是左右兩邊的鐵殼接腳它是彎的,非常不利解焊啊。所以需要花點時間,用烙鐵、吸錫器與鑷子慢慢的將接腳鬆開,最後才能拔起故障的編碼器,如下圖我正在努力的將鐵殼街腳扳離開邊邊的位置。

故障的編碼器解焊之後,接下來就是輕鬆愉快的新品焊接工作了,如下圖,三根接腳與外圍兩個鐵殼接腳很快就焊接完成了。

滑鼠測試
全部焊接完成之後,緊接著就是把外殼蓋回去,然後接上電腦試看看。將滾輪上下捲動配合觀察頁面的變化,發現已經不再有倒捲與定格的現象,表示滑鼠已經修好了。但是美中不足的是,這個新的編碼器滾起來有很大的噪音,這對我來說是個困擾,因為我經常需要在晚上或凌晨使用電腦,於是我又開始尋找另一個網路賣家的編碼器。

這編碼器的聲音怎麼會這麼大? 在好奇心的驅使之下,我將自己買的編碼器拿來,用六角螺絲起子插進去轉看看,果然光是本體的聲音比原來的編碼器要大,如果將它放在滑鼠的塑膠殼內,經過共振之後聲音會更大,我沒有再去研究為何結構類似的東西,居然聲音大小差這麼多,因為我的目的是滑鼠要可以用,至於零件有甚麼問題我就不追究了。

為了尋找聲音較小的編碼器,我又去網路上尋找標榜電競專用的編碼器,我是不知道電競專用是有甚麼過人之處,但我知道電競領域的等級都會高一些,所以就買了幾顆來玩玩。那你說這有沒有機會被騙呢? 當然有,這就是網路購物自己要承擔的風險,我們做任何事情之前都應當要先考慮風險,維修買零件也不例外。
新的編碼器買來之後,馬上拿來轉看看,發現它的噪音真的有比我第一批的編碼器要小,這到底裡面是裝了甚麼仙丹妙藥? 總之目前看起來是可以用,但一切還是要等安裝進滑鼠機殼之後才能有定論。

把滑鼠電路板換上第二次買的編碼器,唉! 真的是很不想弄,但是為了安靜的夜晚,還是耐著性子把所有的步驟都重複一遍,最後再把機殼蓋回來。果然電競專用的編碼器真的有比較安靜,與第一次的編碼器產生的噪音相比差滿多的,而且更重要的是,倒捲或停格的現象再也沒有出現過了,所以這次維修就成功啦。

相關文章
游標定格-無線滑鼠-電源開關更換DIY-羅技M235
滑鼠左鍵故障-滾輪倒退嚕-更換微動開關編碼器-維修DIY
滑鼠沒電-電池斷斷續續-一招讓電力快速復原
Be the first to comment